
历史上,基本上都是皇上请臣民吃饭,而少有臣子请皇上吃饭的。
但是呢,凡事总有一些例外。
臣子请皇上吃饭的也还是有的。
史书记载,隋炀帝每之一所,辄数道置顿,四海珍馐殊味,水陆必备焉,求市者无远不至,郡县官人,竞为献食,丰厚者进擢,疏俭者获罪。
什么意思呢?
就是说隋炀帝在出巡的时候,每到一个地方,那些当官的就要用山珍海味来宴请他,如果备的酒席丰盛,隋炀帝吃喝的高兴,那就加官进爵,如果备的酒席不怎么样,隋炀帝吃喝的不高兴,那就治罪。
据说隋炀帝沿运河出巡扬州时,船队足有二百余里,所经过的地方,五百里之内的居民都要献食。
这可能是最能吃的皇上了吧。
五代时,战乱多,年年打仗,这搞得皇上也没钱吃饭,于是就有大臣凑份子请皇上吃饭。
后唐清泰二年三月,就有宰相、学士、皇子等一些官员凑钱五十万请皇上吃饭。
这些君臣吃吃喝喝,老百姓却被连年征税,吃了上顿没下顿。
外国也有请皇上吃饭的大臣。
1661年,当时的法国财政大臣富凯请路易十四吃饭,不过这顿饭吃得是赔了夫人又折兵。
路易十四到了富凯的沃勒维孔特宫吃饭,看到这个财政大臣的宫殿居然比自己的宫殿还要好,而且是好的多,这让路易十四很是不爽。
吃完饭回去这么一琢磨,没过多久,这个财政大臣就被捕了,当然也抄家了。
路易十四按照沃勒维孔特宫的图纸就给自己造了一座宫殿,把抄没的物品就摆到了自己的宫殿。
这就是凡尔赛宫。
吃饭吃出个著名的凡尔赛宫,不知道怎么评价这顿饭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