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今天看到一个词“篮球架原理”。
这是一个心理学上的名词,指的是篮球架就在那里,它不高不低,高了你投篮投不中,低了你很容易就可以投中,这样的篮球架才让你可以保持打篮球的兴趣。
如果,篮球架太高太远,永远都投不进去球,这样就没有人玩篮球了。
反过来,篮球架很低很近,随随便便都可以投进去,这样打球倒是容易了,可也就没有人打篮球了。
现在的这个篮球架的高度,你跳一跳,就够得着,而且多投几次,总能投一个球进去,如此才吸引着很多人爱打篮球。
同样的道理,当我们设定目标的时候,设定一个跳一跳就可以够得着的目标,才是有吸引力的,才是最有效的。
比如给孩子制定学习的目标,现在是班级第十名,下一次定一个七、八名的目标,才是有意义的,孩子才愿意为了这个目标努力,如果一下子给定一个第一名的目标,看起来目标很高大上,但这个目标跳一跳够不着,既完成不了,还打击孩子的自信心。
另外,我们很多成年人在生活中是随波逐流的,并没有什么目标,天长日久就没有了上进心。
我们可以给自己设置一个超出了我们舒适区的目标,我们努努力也可以达到的目标,这样我们也就有了上进的动力。
不要觉得自己也就这样了,设定一个够得着的目标努力吧。
转载请注明:之乎者也 » 篮球架原理,当目标既是未来指向又富有挑战时,才是有效目标